直肠癌|世界癌症日: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红网时刻2月4日讯(通讯员 舒丽)每年的2月4日 , 是世界癌症日 。 据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统计数据显示 ,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三位 , 更是位列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第二位 。 近年来 , 我国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接近60万 , 且出现年轻化趋势 。
长沙东大肛肠医院特聘专家荣新奇介绍 , 大肠癌也叫结直肠癌 , 是指来自大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 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 结直肠癌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饮食结构 , 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几率;遗传因素:肠癌患者的家属患肠癌的概率更高;肠道息肉或肠道炎症:患者不进行彻底治疗也可能会引起癌变 。 荣新奇表示 , 结直肠癌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1、血便为结肠癌的主要症状 , 也是直肠癌最先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 。 由于癌肿所在部位的不同 , 出血量和性状各不相同 。
2、息肉型大肠癌病人可出现右下腹部局限性腹痛和腹泻 , 粪便呈稀水样、脓血样或果酱样 , 粪隐血试验多为阳性 。 随着癌肿的增大 , 在腹部的相应部位可以摸到肿块 。
3、狭窄型大肠癌容易引起肠梗阻 , 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 。 粪便呈脓血便或血便 。
4、溃疡型大肠癌的病人 , 可出现腹痛、腹泻、便血或脓血便 , 并易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 , 一旦发生完全性梗阻 , 则腹痛加剧 , 并可出现腹胀、恶心、呕吐 , 全身情况急剧变化 。
5、在肿瘤的晚期:由于持续性小量便血可引起贫血;长期进行性贫血、营养不良和局部溃烂、感染毒素吸收所引起的中毒症状 , 导致病人消瘦、精神萎靡、全身无力和恶病质;由于急性穿孔可引起急性腹膜炎;肝脏肿大、腹水、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 , 常提示为肿瘤的晚期并发生转移 。
怎样预防结直肠癌?
1、既然诱发因素与吃有关 , 那么饮食在预防结直肠癌中就有作用 。 高纤维低脂肪食物 , 如谷类、水果和蔬菜饮食会降低发生癌症的危险性 。 这种饮食还会降低心脏病、便秘和痔疮的发生率 。
2、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 而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对阻断结直肠癌很有效 。 绝大多数结直肠癌从良性息肉、腺瘤发展而来 , 良性肿物经过及时处理 , 如肠镜下切除等 , 可实现完全治愈 , 这样就不会给结直肠癌“可乘之机”了 。
【直肠癌|世界癌症日: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提醒 , 生活中结直肠癌并不少见 , 出现腹泻便秘反复交替、便血 , 伴随腹痛、体重下降等情况 , 要高度警惕 , 不要轻易当成肛肠疾病 。 平时饮食和作息上也要多加注意 , 防患于未然 。 出现疑似症状后要及时进行筛查 , 可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预约就诊 , 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