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先锋e评 |从青团中感悟成长之道

青团|先锋e评 |从青团中感悟成长之道文章插图
青团是江南一带清明时节的传统特色小吃 , 袁枚曾在《随园食单》描述青团:“捣青草为汁 , 和粉作粉团 , 色如碧玉 。 ”做法看似简单 , 实则讲究颇多 , 制取青汁、调和馅料、揉捏面坯、蒸制定型 , 种种工序协调配合、融会贯通 , 方能得到色如玉、香如兰、味如饴的青团 。 年轻干部的成长之道就像青团的制作过程 , 只有在“熬煮”中汲取精华 , 在“制馅”中博采众长 , 在“搓揉”中塑性成才 , 才能让青春出色出彩 。
【青团|先锋e评 |从青团中感悟成长之道】制取青汁 , 在慢煮细磨中去芜存精 。 青汁是青团的润色 , 有了青汁才有青团油绿如玉的色泽 。 取明前艾草 , 摘取嫩芽 , 历经清洗焯水、加碱去涩、打碎成浆、过滤去渣等步骤 , 在慢煮细磨中去除糟粕、留下精华 , 方能去除艾草的苦涩 , 得到翠绿鲜香的青汁 。 年轻干部也如同艾草一样 , 既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 又留有初入社会的青涩 。 必须用理论的活水洗净心灵之尘、思想之垢 , 在精神洗礼中坚定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实践的“蒸煮” , 基层的磨练 , 在不断历练中褪去青涩、成长成熟;增强“检身若不及”的自觉 , 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 , 在破立并举、检视自身中过滤“杂质”、返璞归真 。
调和馅料 , 在咸甜相宜中兼收并蓄 。 馅料是青团的灵魂 , 多样可口的馅料让青团“内藏乾坤” , 既有软糯香甜的豆沙馅、芝麻馅 , 也有鲜香爽口的萝卜丝馅、荠菜肉馅 , 更有腌笃鲜馅、蛋黄肉松馅、酸奶馅、芒果馅等新式的馅料 , 咸甜相宜、丰富多样的馅料让青团这样的传统食品在新时代也大放异彩 。 年轻干部的成长也是传统与创新兼备、继承与发展并重的过程 , 既要学习党史、感悟传统 , 在成功经验和传统做法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 自觉传承“传家宝” , 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工作水平;也要敢于担当、善于创新 , 坚持用新思路来思考问题 , 用新方法来解决问题 , 不断把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融入到工作中 , 在传统与创新的兼收并蓄中不断前进 。
揉捏面坯 , 在推挤按压中张弛有度 。 面坯是青团的基础 , 将青汁、糯米粉、粘米粉、白糖、食用油充分混匀 , 在反复推挤按压中让面团光滑细腻、韧劲十足 , 再将面团切成剂子、擀平包馅、揉搓成团 , 一个青团就基本成型 。 年轻干部就像面坯 , 既充满韧性 , 又有很强的可塑性 。 必须在基层中经风雨、见世面 , 如面团一样 , 在反复揉搓中壮筋骨、长才干;坚持绵绵用力 , 久久为功 , 如面剂子一样 , 在持续按压中蓄积一以贯之的精神、保持一抓到底的韧劲;在多看、多听、多问、多学、多想、多做中领悟新思想 , 掌握新技能 , 如青团一样 , 在“包容万物”中充实完善自己 。
(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张天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