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中的等级分化,比大学严重多了( 七 )

我老家是粤西的一个县级市,地方不大,经济不强,存在感不高,非粤省人如果不是特别喜欢喝广东糖水,或者买过当地的柑橘养生产品,估计从没听说过这么个地方。

地方小,高考江湖可不小。从本市第一中学连续两任校长因违纪落马,便可见一斑。以高考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深刻地影响了这个小县城的阶层流动和房地产经济。

从村里,到镇里,再到县里,高考像一个层层筛选的窄道,每一关都把一大批人刷下来。

十几年前,一个农村学生想考上市一中,首先要考上镇中心小学的重点班,从四年级开始进入“小考”模式。尽管小升初考试是被禁止的,但办法总比政策多,学校间举办的智科竞赛便成为地方名校选拔尖子的形式。考上市一中,也许比考大学还难得多。因此,每年小升初名单公布后,各镇中心小学总要宣传一下本校有多少个学生考上市一中,与高考捷报别无二致。

我从市一中初中部进入高中部后,搬到了新校区,那时校园还是半个工地,一下雨就遍地黄泥水;如今,校园建设得比一般的高校还要豪华,周边变成了全市房价最高的地方,就连附近的居民也靠出租房子给中学生,小赚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