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奇与李开复狭路相逢( 十 )

办学路子走不通,他便退而求其次。

顶着微软、谷歌华人高管的头衔,他忙着出书、跑高校做演讲、在“我学网”上回复提问、给大学生写公开信,青年导师形象深入人心。

但非议与赞誉从来都是如影随形。李开复在高校收获了大批粉丝,但2009年他从谷歌离开时,资深媒体人Keso 评价并不客气:他极强的个人品牌与谷歌中国在商业方面明显的价值利益追求相冲突。

不过,这些都不妨碍李开复继续享受导师身份,“影响力”是他的多年追求。

2009年,他抓住了两个机会:创新工场、新浪微博。作为第一批微博大V,李开复很勤奋:他每天要花三四个小时处理内容,每天增粉过万才算勉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