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他最著名的作品有散文集《瓦尔登湖》和《公民不服从》。《瓦尔登湖》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的生活,而《公民不服从》则讨论面对政府和强权的不义,为公民主动拒绝遵守若干法律提出辩护。

When I wrote the following pages, or rather the bulk of them, I lived alone, in the woods, a mile from any neighbor, in a house which I had built myself, on the shore of Walden Pond, in Concord, Massachusetts, and earned my living by the labor of my hands only. I lived there two years and two months. At present I am a sojourner in civilized life again.

2017/12/4 星期一

1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等到我们迷失了,我们才会开始了解自己”

梭罗说:等到我们迷失了,我们才会开始了解自己。他的一生,好像一直在迷失,但是他一直都在努力了解自己,了解整个社会。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梭罗对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人类、侵蚀人性心怀忧虑,他认为人类只有过简单淳朴的生活,才能享受到内心的轻松和愉悦。原始、平淡的自然生活,适宜人们在其中进行观察、思考和写作。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瓦尔登湖》更像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

对现代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梭罗并不排斥,他只是批评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它,“弄巧成拙”(improved means unimproved ends),他这样评价。“我们接通了越洋的电缆,却用它询问阿德莱德王妃(Princess Adelaide)是否得了咳喘,并未用它交流人类的思想。我们建成了铁路,却坐着它去城里消磨时光。”从这点上看,梭罗对社会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批判,而更在于指导。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会毫不犹豫地揭露,同时也负责任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抵御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引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Simplify,simplify,simplify.”(简朴,简朴,简朴。)这是梭罗的口头禅。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复杂的,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能够选择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而且有足够的勇气将其他多余的东西摒弃,全然不顾同时代人如何对我们指手画脚。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梭罗积极倡导一种生活观念,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的生活方式,他是超验主义的实践家。在瓦尔登湖旁生活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验证了他所提倡的生活,梭罗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世界,梭罗是智慧的,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人反对对工业文明和物质的过度依赖。但是梭罗过人之处在于他更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批评家,他的目的是揭露时代的弊端。他指出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指出人们自己正将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最终会导致生命的衰落。相对来讲,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较之现代更加幸福和充实。看起来他更像是一个复古主义者,主张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放弃现代文明。可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的林中独自生活了仅仅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这只占他生命的百分之五的光阴。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来来往往的访客从未间断。他自己也经常到村里探望家人和朋友。更重要的是,当他离开瓦尔登以后,还曾一再反对别人模仿他的行为。用他的话说他自己之所以到瓦尔登湖生活了一段时间,那完全是他个人的志趣爱好。如果说一个人向往简朴的生活,只要心诚,在哪儿都可以做得到,无论是在纽约、伦敦、孟买或东京。心中有“瓦尔登”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有意义、更有目的、更加幸福,这才是“瓦尔登”的真谛。梭罗本人回到康科德后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从事写作直至去逝。

从这来看,梭罗真正指出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不是简单的的批判,还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盲目的崇拜和模仿只会让自己的生活和现代文明发生更加剧烈的冲突,从自己开始改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梭罗在我看来是善良的,他的作品构建了一个美丽的乌托邦式生活,令每个阅读的人都心生向往,这是现代许多人喜欢瓦尔登湖的原因之一,在中国的北上广等地,这种生活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梭罗同时打破了这种幻想,他告诫人们不要一味模仿他,打破华丽的外壳,露出的才是粗糙的生活。这正是他的善良和智慧之处。

2017/12/4 星期一

2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大自然的魔力”

梭罗更像是自然的儿子和女婿,他以全部的爱情将他的天才贡献给他故乡的田野与山水,因而使一切识字的美国人与海外的人对它们感到兴趣。他生在河岸上,也死在那里;那条河,从它的发源处直到它与迈利麦克河交汇的地方,他都完全熟悉。他在夏季与冬季观察了它许多年,日夜每一小时都观察过它,这种看来是疯子一般的行为,他却很享受。麻省委派的水利委员最近去测量,而他几年前早已由他私人的实验得到同样的结果。河床里,河岸上,或是河上的空气里发生的每一件事;各种鱼类,它们产卵,它们的巢,它们的态度,它们的食物;一年一次在某一个夜晚在空中纷飞着的地蝇,被鱼类吞食,吃得太饱,有些鱼竟胀死了;水浅处的圆锥形的一堆堆小石头,小鱼的庞大的巢,有时候一只货车都装它不下;对于自然在梭罗的眼中和笔下,总是另一种形式的美和有趣。

常到溪上来的鸟,苍鹭,野鸭,冠鸭,辟琥,鹦;岸上的蛇,射康香鼠,水獭,山鼠与狐狸;在河岸上的龟,鳖,蛤蟆,蟾蜍与蟋蟀——他全都熟悉,就像它们是城里的居民,同类的生物;所以人们如果单独叙述这些生物中的某一种,尤其是说出它的尺寸大小,或是展览它的骨骼,或是将一只松鼠或一只鸟的标本浸在酒精里,他都觉得荒诞可笑,或是认为这是一种暴行。他喜欢描写那条河的作风,将它说成一个法定的生物,而他的叙述总是非常精确,永远以他观察到的事实作为根据,他对于这一个地段的池塘也和这条河一样地熟悉。他用来征服科学上的一切阻碍的另一工具,就是忍耐。他知道怎样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成为他身下那块石头的一部分,一直等到那些躲避他的鱼鸟爬虫又都回来继续做它们惯常做的事,甚至于由于好奇心,会到他眼前来凝视他。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梭罗在作品中表现了他的不解和愤懑,这种可笑的行为至今被许多人说追捧,相比梭罗为了接近动物和观察动物,努力将自己融入自然中的做法。那些捕捉野生动物收藏,看着各种动物表演的人更像是一个荒唐的小丑,自诩的有趣却是对人类种族的侮辱,人类的诞生之日便是和自然相处之日,世间万物都是人类的兄弟姐妹,但是莫名的优越感和突如其来的进化让有的人试图摆脱自然的束缚,开始对自然下手,想成为其他动物的上帝和生死掌握者,更可怖的是人没有一种愧疚感,就像你伤害了别人内心却没有一点波澜,这是令人发怵的行为。梭罗的愤慨值得每个人去感受,我们是自然的儿子,应该对自然负责,也要代表人类向自己的暴行赎罪。

2017/12/4 星期一

3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自然的『孩子』『诗人』”

他勇敢地面对这些问题,他质问每一种风俗习惯,他想把他的一切行为都安放在一个理想的基础上。他是一个极端的新教徒,很少有人像他这样,生平放弃这样多的东西。他没有学习任何职业;他没有结过婚;他独自一人居住;他从来不去教堂;他从来不选举;他拒绝向政府纳税;他不吃肉,他不喝酒,他从来没吸过烟;他虽然是个自然学家,从来不使用捕机或是枪。他宁愿做思想上与肉体上的独身汉——为他自己着想,这无疑是聪明的选择、他没有致富的才能,他知道怎样能够贫穷而绝对不污秽或是粗鄙。也许他逐渐采取了他这种生活方式,而事先自己也不大知道,但是事后他智慧地赞成这种生活。

无论什么反抗或是嘲笑,他都不拿它当回事。他冷冷地充分说出他的意见,并不假装相信它也是大家共同的意见。如果在场的每一个人坚持相反的意见,也没有关系。他为目前而生活,并没有许多累赘的回忆使他感到苦痛他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一切有条不紊的人都珍视自己的时间,他也如此;他仿佛是全城惟一的有闲阶级;任何远足旅行,只要它看上去可能很愉快,他都愿意参加;他永远愿意参加谈话,一直谈到深夜。

在我眼中:他是自然的孩子,也是一个诗人。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界世的你当不

只作你的肩膀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梭罗|迷失之后,了解自己

读书促进会

   编辑:王立波

   审核:崔德立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