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安耐驰

安耐驰:驶入零机油误区
唐哲
安耐驰在广告中宣称,使用其生产的抗磨剂 , 车辆可以在无机油状态行驶500公里,“零机油驾驶”的实践者却因汽车发动机报废而损失惨重 。目前 , 京津百余受害者正在网上结盟要讨说法 。
安耐驰带来不安
2004年8月13日下午,白羽在北京办完事后驾驶帕萨特轿车回天津 。当行驶至北京六环路时,突然轿车机油指示灯亮起 。他立即停车检查 , 发现机油并不缺少 。白羽的车一直在添加使用一种叫安耐驰的汽车抗磨剂 , 该产品宣称:曾做过汽车无机油行驶实验 , 使用后即使在没有机油的情况下,仍可以继续行驶500公里,且机器完好无损 。白羽分别在2004年4月、6月、8月更换机油时,按要求添加了安耐驰,前后共购买3瓶 。
白羽的车更换机油不久,行驶不到3000公里,属于正常行驶范围内 。当时 , 周围没有维修站,他想加了安耐驰没有机油都能行驶500公里,到天津不过100公里,等回去后再检修应该没有问题 。白羽启动汽车继续前进,刚行驶几分钟就听到机器发出“嗒嗒”声,他立刻把车停到路边 , 不敢再动 。
车被拖回天津 。经检查发现机器内部严重磨损 。原因是机油滤网堵塞造成机油供给受阻,导致机器内没有机油润滑 。汽车的维修费用大约2万多元 。白羽由此对安耐驰产生怀疑:添加了安耐驰的汽车真的可以在没有机油的情况下行驶500公里吗?
接到举报后,采访人员立即在北京展开调查,很快发现房山区捷达车司机孙海成也有相同遭遇 。孙海成告诉采访人员,他于2003年10月16日,看到电视上的安耐驰广告后,以每瓶286元的价格买了3瓶安耐驰机油添加剂 。广告中宣称添加后可以在无机油状态行驶500多公里 。2003年11月30日驾车回家路上,在机油即将耗尽时,他想到添加剂可以无机油行驶,就没有在意,不料继续行驶不到7公里发动机就无法运转了 。汽车修理厂维修人员断定,发动机在无机油状态下运行造成报废,维修费用约2万元 。”
采访人员随机采访几位使用过安耐驰产品的车主,他们多数都认为,“零机油行驶”的广告宣传是在告诉开车者万一遇到无机油时 , 如果添加了这种产品,汽车仍能行使很长一段距离 。有几位车主则说,他们听了孙海成因使用安耐驰而导致发动机报废的消息后 , 再也不敢相信这种宣传了 。
安耐驰说“不”
对于受害的消费者,安耐驰是什么态度?采访人员从孙海成那里了解的情况无法让人乐观 。
面对巨额损失,孙海成开始联系安耐驰产品提供者,要求赔偿 。但厂家只答应给1000元和两瓶安耐驰产品,并说这不叫赔偿 , 是对安耐驰的信任给出的表示 。孙海成坚决不接受这种做法 。
“问题至今仍没解决 。因为生意忙,经常用车,我不得不花费2万余元更换了发动机 。但是我仍将报废的发动机专门保存,为以后解决纠纷保留证据 。”孙海成告诉采访人员:“无论如何,我要将安耐驰告到底 。如果厂家不认真对待,就拉着报废的发动机,到处去宣传机器报废的原因 。”
据采访人员了解,天津的消费者白羽在事发后,也给厂家打电话进行索赔 , 厂家说产品没问题,但为感谢消费者使用产品,愿支付3000元的感谢费 。之后白羽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投诉 。12315反诉热线接到投诉后,要求他找地方鉴定此产品,并告诉他打12365进行查询 。
白羽前后打了几十个电话,都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鉴定此产品 。理由是该产品是纳米技术,属于高科技 。种种遭遇使白羽非常气愤:“我感到作为一名消费者,要想投诉产品质量,简直比登天还难!”
职业打假人的质疑
孙海成、白羽遭遇雷同,都是因相信了安耐驰宣传而发生了事故 。那么安耐驰究竟有没有问题呢?职业打假人叶光在收到白羽的邮件后 , 很快在市场上收集到安耐驰的说明书 。
在说明书中,有题为《安耐驰真的具有这么多神奇功效吗?》的宣传广告,文中在“国内外权威部门认证”一项里,罗列了: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指定环保节能旗舰产品;通过英国劳氏品质ISO9002认证;世界最权威英国劳氏验船协会认定;获美国石油协会认定(API)CE/SF;获美国机动车协会认定AMI;获欧洲汽车协会认定CCMC.D5;北京市公证处公证;清华大学检测认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检测认证;上海市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处检测认证;中国国际环保节能协会认证等共11个机构,以此来说明安耐驰产品的品质 。
对前面6个国外部门,叶光无从考证也无法考证 。但从国内5个部门来看 , 除北京市公证处公证外,其余4个部门是具有法定的检测资格或属权威科研部门 。那么,北京市公证处公证在这里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叶光查阅有关规定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 第二条规定里指出: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以保护公共财产,保护公民身份上、财产上的权利和合法利益 。由此叶光向采访人员提出如下几条疑点:
首先,安耐驰想说明 , 该产品在无机油行驶实验的情况下的“真实性、合法性” 。但他又在说明书中以小字体作了一个重要提示““无机油行驶实验仅说明,‘安耐驰’抗摩剂优异的抗磨损性能和对汽车的有效保护作用 , 请勿随意效仿!”显然前后矛盾 。既然无机油行驶实验具有“真实性、合法性” , 那又何必“请勿随意效仿”?
安耐驰各项技术指标都能通过法定的检测,或由权威的科研部门来认定,惟有“无机油行驶实验”要通过一个不具备技术鉴定的权威部门来做这项实验 。其行为本身让人不解 。这实际上是借用了一个合法的行为,来证明另一个与公证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去甚远的技术问题 。一个安全可靠的产品,投放市场前应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鉴定,最后取得法定认可才能投放市场 , 并做广告宣传 。
叶光的结论是:安耐驰涉嫌误导消费者 。
安耐驰,你从哪里来?
安耐驰是什么产品?是由哪家企业生产的?当前在市场上的普及程度如何?消费者的遭遇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存在?该产品是否如打假人叶光所说涉嫌欺诈?带着种种疑虑采访人员再次展开调查 。
采访人员注意到,“安耐驰”产品广告和产品外包装上都没有“无机油行驶请忽效仿”警示 。这就使得一些司机认为,该产品只要购买就可以进行零机油的行驶 。天津消费者白羽在事发后,曾询问许多维修站的师傅,得到的答案是:“汽车不可能在没有机油的情况下行驶500公里,此说法纯属骗人 。”再后来,他又听说发生这样的事情还不止自己一个,在天津、北京都有 。对于白羽的话,采访人员在北京消费者孙海成这里也得到印证 。他告诉采访人员:“单在北京就有近百位与我遭遇相同的消费者 。他们都是因为听信安耐驰的广告,而最终使自己的车辆受到严重损害 。”
那么,安耐驰究竟是一种什么产品?据采访人员查证,安耐驰产自美国 , 它的原料生产商是美国能源释放公司 ENERGY RELEASE PRODUCTS CORPORATION,是全球最大的化学品公司 。安耐驰是一种纳米级碳氢化合物高科技抗磨剂,它不会被机油稀释,直接作用于机件金属表面 , 加入到汽车发动机系统内 , 防热、防腐、抗磨损,同时迅速起到修复磨损表面的作用 。它的功能特特点是:减少磨损83.1% ,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防止机件过热 , 提高功率输出 。
与叶光向本刊反映的内容相同,采访人员在一则出售安耐驰的广告中,发现了如下一段话:“……为了检测安耐驰产品真正效果,北京市公证处联合举行了500公里无机油行驶验证活动,在公证员的监督下,我们成功地进行了536公里无机油行驶,而汽车发动机完好无损 , 如继续行驶200公里以上绝无任何问题 。这项活动已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采访人员随即拨通北京市公证处电话 , 被告知有关情况可以由655211XX转一位姓李的公证员询问 。采访人员从2004年11月4日下午13时50分开始拨打,一直是“您拨的电话无人接听” 。截止发稿时止,采访人员又曾多次拨打该电话,想向这位姓李的公证员印证,但匀以“您拨的电话无人接听”而告终 。
因被告知只能找这位李姓公证员,所以采访人员也无法向北京市公证处其他人咨询 。
危险的“零机油驾驶”
目前,市场上有关汽车金属抗磨剂(有的又叫添加剂、护理剂等)的产品种类有几十种,特别是一些进行“零机油行驶”宣传的产品对驾驶者的诱惑力非常大 。采访中一些司机向采访人员反映,他们到加油站加油时常遇到站内工作人员向他们推销各种添加剂,他们并不清楚这些添加剂质量如何 。
“当前安耐驰在媒体上大量投放广告,宣传所谓的零机油驾驶 , 根据我多年从事这个行业的经验,肯定它是虚假广告,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北京联拓集团张万言工程师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指出:“机油在汽车发动机运作过程中不仅有润滑功用 , 还能够起到清洗、降温的作用 。如果只使用金属抗磨剂产品,也许会解决暂时磨损,但由于机械磨损的废渣不能清洗掉,温度不能降低,机器会很快受到损害 。零机油驾驶的方法是不现实的,任何金属都有抗磨极限,摩擦产生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发 , 会造成系统损坏 。”
张万言提醒消费者购买金属抗磨剂类产品必须慎重选择,除仔细阅读说明书以外,最好多向周围朋友或维修厂家的专业人士咨询后再选用 。正规的汽车维修站对此类产品都很慎重,不会随便经销和推荐使用 。从汽车保养方式考虑 , 选用优质机油是必须的,“零机油驾驶”行为非常危险,坚决不能提倡 。
北京埃勒维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国军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我们也是做汽车添加剂类产品的 。对于安耐驰我不便评述,但有两个观点可以说出来,过分夸大宣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汽车内有残留机油的情况下 , 加入某些产品添加剂可能会使车坚持行驶一段时间 。”该公司总经理郭凤炜博士指出,尽管这些产品在试验中有零机油行驶记录,但还不能进行广泛推广,因为使用车辆的具体状况不同,行驶的效果是不能确定的 。零机油行驶是技术研究层面上的现象,不具有普遍性 。
清华大学摩擦表面再生技术研究所教授孔宪清指出 , 汽车机械的摩擦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通过改变润滑油的油性可以达到抗磨功用 。各种抗磨系列产品,都是对润滑系统起到辅助改善作用,如果说能够代替机油在日常生活中使汽车正常行使,这是不可能的 。孔宪清说:“我从事表面摩擦处理工作40余年,汽车发动机只遇到过三四次无机油运转试验成功的现象,但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因此 , 发动机能够无机油运转只是偶然现象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是不能被替代的 , 润滑油的功用也是不可取代的 。如果产品广告中有宣扬零机油行驶功用的,那就是明显的误导 , 是违背科学的 。”
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提醒有关厂家,在经营中必须客观地将自己产品的功用介绍给消费者,不能仅靠概念来推销产品 , 否则,后患无穷,得不偿失 。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专供稿)
【er安耐驰】
《市场报》 (2005年02月22日 第十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