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雪 。
原文: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 。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 。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 。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
罗隐,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 。唐代文学家 。从唐大中十三年底进入京师开始 , 参加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改名罗隐,隐居于九华山 。
罗隐主要著作有《谗书》及《两同书》 , 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战斗性;后者提出仁政,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 。诗集有《甲乙集》 , 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 , 在民间流传颇广 。
罗隐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罗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同书》和《谗书》中 。
《两同书》力图提炼出一套供统治者采用的太平匡济术,全书共十篇,分贵贱、强弱、损益、理乱等十个问题 , 从不同侧面对致太平之本和术进行了讨论,其中既有丰富的社会政治思想 , 亦不乏深刻的辩证思维色彩 。上卷五篇说明修身的方法,各篇最后都用老子的话作结论 。
罗隐的风 古诗如下: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的咏物诗“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别出心裁,独具寓意,讽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寻味 。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 , 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 , 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
罗隐正是在对物象深入细致的观察基础之上 , 对所咏之物融进他强烈的家国之忧与身世之慨,刺时讽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诗坛脱颖而出 。
【罗隐最有名的一首诗】
《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
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 。
“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无奇,纯行直白,几乎是欣赏、夸赞的口吻,实则是匠心独运 , 先扬后抑,为下文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
后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 , 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 。
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 , 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
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里,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而获、占据高位、手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言而明 。
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人 , 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对广大的劳苦人民产生了矜惜怜悯之情,从另一个侧面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
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泶锒蕴颇┡蟮城阍?⒒鹿僮ㄈā⒄铰移等浴⒚癫涣纳?纳缁嵯窒蟾?畹耐春拗??。
- 家有240平方米的院子如何设置园林
- 红星星闪闪的歌词
- 婚礼上适合新娘唱给自己父母的歌曲
- 为什么踏板摩托车的化油器经常坏
- 基本农田能不能种花生的问题?
- 如何做展厅的设计方案
- 我是佛山的,想在春节自驾游去番禺宝墨园,能否说明一下路线,该怎么走?拜托了~~一定要快!!
- 四川江油市房价?
- 清淡的蒸菜谱家常菜做法
- 猫咪毛球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