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产车倒下了?亏损157亿库存成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近君马汽车的破产消息在圈内掀起不小波澜 。
作为众泰旗下的独立品牌 , 这家创立7年的车企积压了20多万辆库存 , 背负157亿债务 , 最终还是没能扛住市场的残酷考验 。
看到有网友调侃说“就这名字就不吉利” , 但其实背后的故事远没那么简单 。
从巨亏到倒闭 , 问题究竟出在哪?我翻看了君马近几年的表现 , 坦白说这个结局并不意外 。 2019年就传出高管离职、经销商失联的消息 , 工厂也陆续停产 。 品牌形象的缺失加上产品力不足 , 让君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声 。
更要命的是 , 君马的产品设计基本就是拿着“祖传皮尺”在搞 。 MEET 3像极了奔驰GLA , SEEK 5跟荣威RX5如出一辙 , S70更是福特锐界的“孪生兄弟” 。
这种靠着照葫芦画瓢的设计思路 , 在当下市场里完全不够看 。
在社交平台上 , 君马的官方账号已经停更快4年了 。
评论区基本都是讨薪的声音 , 看得人心酸 。 二手车市场上 , 2018年的S70才卖两万多 , 2019年的SEEK 5跑了6万公里也就3.2万 , 这残值率真是惨不忍睹 。
不只是君马 , 国产车的生存压力有多大?你翻翻这几年的“阵亡名单”就知道有多惨烈了:2020年倒下了力帆、前途、华晨 , 2021年是众泰、华泰 , 2022年有宝沃、宝能、恒驰 , 最近的还有威马、爱驰、高合…一个接一个退场 。
在当下这个造车门槛越来越高的时代 , 光靠“跟跑”已经不够看了 。 市场竞争白热化 , 一家车企要活下去需要的资金体量、研发投入和营销力度 , 跟十年前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
就拿新能源领域来说 , 现在入场的不是有百度、吉利这样的大佬撑腰 , 就是华为、小米这样的科技巨头 。 连何小鹏都直言“造车太痛苦了” , 更别说君马这样的小品牌了 。
给正在奋斗的国产车企的建议产品要有独特性 , 别总想着走捷径 。 现在的消费者眼光越来越挑剔 , 光靠模仿和低价已经不够看了 。
无论是设计语言还是技术创新 , 都要有自己的一套打法 。
君马就是太依赖“借鉴”别人的设计 , 结果既没树立品牌形象 , 还落了个山寨的名声 。
品牌建设必须跟上 。 好产品需要好的品牌形象来加持 。
看看比亚迪这些年的转型就知道了 , 从“低价车”到“科技范”的转变 , 让品牌溢价能力大幅提升 。
国产车要想在市场站稳脚跟 , 除了过硬的产品力 , 还得在品牌调性上下功夫 。
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 现在造车不比以前 , 没有真本事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 尤其在新能源时代 , 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 那些只想靠采购零部件拼装的企业 , 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
这个行业的未来在哪里?虽然君马倒下了 , 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 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 , 国家政策的支持加上市场需求的增长 , 依然给车企们留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 数据显示 ,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在持续上升 , 市场远没到饱和的地步 。
不过要想在这个赛道上活下来 , 光靠蹭热度、炒概念是不行的 。 真正能笑到最后的 , 一定是那些专注于产品力、重视创新、懂得讲好品牌故事的企业 。
不可否认 , 早期国家的补贴政策确实培养出了一批车企 。 但补贴退坡后 , 不少企业暴露出严重的产品力不足和经营问题 。 这也提醒我们 , 企业要想长期发展 , 还是得靠过硬的实力和清晰的战略定位 。
说句实在话 , 作为一个跟车打了这么多年交道的老江湖 , 我是真心希望国产车能越做越好 。
市场竞争越激烈 , 消费者才能享受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 这才是共赢的局面 。
希望君马的教训能给其他车企敲响警钟 , 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 , 要么创新要么出局 , 这就是汽车行业的生存法则 。
- 马自达“睡醒”了,一跌到底,丐版配2.0L+6AT,让国产车咋办?
- 12月燃油SUV销量:国产车强势,合资车压力山大?
- 硬派SUV又一王炸!油耗6.7L提速6s,路虎卫士难招架
- 深蓝S09上市倒计时,预测6款车型,起售价或低于25万
- 大众降维打击,新车从16.09万跌至6.99万,喝92号油,比国产车还便宜
- 标配倒车AEB的 纯电大MINI8.98万起
- 阿维塔06上市倒计时,2025年上半年这三款新车要来了
- 究竟谁救了极越一把? 前天宣布倒闭第二天正常了,有魄力!
- 特斯拉Model Q来了,续航500km,售14万起,国产车的“天”塌了?
- 为啥国产车越来越贵,合资反而越来越便宜了?内行人说了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