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狂降55.52万!17万的宝马,刺痛了多少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宝马一直以来都是一线豪车系列 , 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 , 销量压根不用发愁 , 然而 , 随着消费降级的风在世界肆虐 , 宝马不再备受青睐 , 跟其他豪车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
为此 , 宝马不得不转战策略 , 主动“屈尊降贵”参与到了价格战当中 , 进行了降价 。
只是降价没过多久 , 宝马便退出了价格战 , 上演了一出“反悔”操作 , 殊不知这一行径 , 令宝马口碑大遇冷 。
这出尔反尔的举动 , 致使宝马价格下跌了55.52万 , 其他百万级别的车型 , 也下跌到了90万左右 。
裸车更是大跳水 , 十几万便能拿下 , 无奈的是 , 宝马显然对当今市场很是焦虑 , 在降价和涨价之来回跑 。
如此行事消费者们当然不高兴了 , 宝马能否再创辉煌?为何宝马会在价格战上 , 摇摆不定?
1. 宝马遭背刺B B A系列的车子 , 向来是高端豪车 , 宝马、奔驰、奥迪 , 皆在其中 , 曾经在中国市场风头无两 。
消费者们也乐意买单 , 一方面是豪车装点了面子工程 , 另一方面则是两国之间合作愉快 。
尽管宝马确实长虹了一段时间 , 可花无百日红 , 宝马终究迎来了瓶颈 , 伴随着价格战的响起 。
宝马颓势尽显 , 思量再三决定加入其中分杯羹 , 谁知才两个月 , 宝马就叫停了 , 直接退出了价格战反其道而行 。
展开了涨价的操作 , 对此宝马给出的理由是 , 品牌的形象是高端的 , 需要维护 , 所以退出了价格战 , 专心搞好质量 。
紧接着 , 宝马的不同车型价格上涨 , 不过区间在3万~6万左右 , 此消息一出 , 瞬间引发了舆论 。
不少网友不理解宝马的做法 , 大家都在争着降价 , 好借机招揽消费者 , 宝马的涨价真的会有人买单吗?
别说还真有 , 虽然绝大部分人认为本来就没多少人买了 , 涨价更加没人光顾 , 但还是有人吃涨价这一套 。
宁可买价格升高的 , 也不愿意买降价的 , 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宝马的老用户了 , 都巴不得宝马多涨涨 , 好使自己手里的车子涨幅 。
有了支持者 , 宝马也更加有了底气 , 以为能逆风翻盘 , 缔造一个特别的销量新高 , 可惜现实很骨感 。
宝马在神坛上呆得太久 , 以至于有些不接地气 , 刚有点成色便半路开香槟 , 举手投足间带上了“傲气” 。
导致高开低走 , 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 事情的起因 , 还得从宝马理直气壮后说起 , 腰杆梆硬的宝马想出个炸裂招数 , 那就是拒绝交付 , 想提走车得加钱 , 价格在3万左右 。
这番骚操作 , 算是结结实实踩了个大雷 , 一时间 , 买宝马的不买宝马的全都炸开了锅 。
临时加价也是没谁了 , 吃相着实有点急 , 消费者被惹毛了 , 宝马畅销显然没什么希望了 。
销售量顿时跌进了谷底 , 流失了一大半的营业额 , 这种腰斩般的数据 , 狠狠打脸了宝马 。
讲道理 , 之前销售量还能达到6万 , 提车加价后 , 变成了3万 , 更令宝马意想不到的是 , 自己的难兄难弟在关键时刻 , 毫不犹豫背刺了自己 。
奥迪与奔驰 , 收留了一部分对宝马失意的消费者 , 均卖出去了4万多的成绩 , 它们没有涨价 , 默默的维持了降价后的数字 。
只有宝马手伤的世界达成了 , 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崛起 , 各色品牌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
做出了不错的好成绩 , 愈发显得宝马冷清孤寂 , 面对同行的争奇斗艳 , 以及奥迪奔驰的背刺 , 宝马最终低下了头 。
二次进入价格战 , 这样的举动 , 怎么不算尴尬呢?而宝马也放下了“傲气” , 迎来了一波全面降价 。
i3 19万 , i7 售价下降了55万 , 百万豪车变成了90万即可带回家的折扣车 , 但降价后宝马的风评也没好到哪里 。
因为涨价期间买车的用户不高兴了 , 韭菜的感觉并不好受 , 致使宝马的名号雪上加霜 。
2. 降价始末其实2024年之前 , 宝马一直都是B B A的佼佼者 , 无论是销售量还是名声 , 都遥遥领先 。
乃当之无愧的豪车霸主 , 整整八十多万的销售量 , 是宝马挺直腰板的底气 , 几乎所有B B A系列都要望其项背 。
不得不说 , 论傲气宝马是有资本的 , 奈何宝马做梦都想不到 , 仅仅过去一年 , 所有的好成绩都不复存在了 。
24年是宝马走下坡路的一年 , 这年新能源汽车强势进入市场 , 率先拉开了价格战的序幕 。
另外消费者的思想转变 , 不再一味追求豪车品牌 , 而是更倾向于实用、配置、性能方面 。
由于消费降级的影响 , 价格与品质都成为了决定性的关键 , 宝马尽管先前受欢迎 , 可百万级别的着实令人三思而后行 。
除此之外 , 新能源汽车环保、智能 , 吸引了一大波顾客光临 , 不仅如此 , 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极尽优惠 。
特斯拉、比亚迪、不足十万的价格 , 使人疯狂心动 , 紧随其后的便是小米、蔚来 , 各种补贴眼花缭乱 。
价格便宜、性能良好、续航时间长 , 紧紧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 新能源的如火如荼给了宝马重创 。
无计可施下 , 宝马第一次跟风进行了降价 , 最后呈现出的效果很不理想 , 中国市场额的不买单 , 令宝马分外焦躁 。
这才有了价格回涨的操作 , 可惜反复横跳下 , 宝马得不偿失 。
3. 宝马“祛魅”市场上 , 宝马没有竞争力就算了 , 脾气上也是没有任何收敛 , 由于宝马此前是豪车系列的巨头 , 久而久之 , 宝马的个性变得高高在上 。
举手投足间充斥着高傲的姿态 , 很多人见识后 , 不免的撤掉了对宝马的滤镜 。
好比冰淇淋事件 , 对上外国人是毕恭毕敬 , 结果一对上自己人就两副面孔 , 不出意外 , 宝马的声明蒙上了厚重的阴影 。
不少想要购买的消费者 , 全都敬而远之 , 当看到自己的汽车品牌崛起后 , 几乎都跑过去支持自家的产业了 。
有了属于自己的骄傲 , 宝马看起来也不过尔尔了 , 更重要的黑丝 , 德国没能赶上好时候 , 白白错过了发展机会 。
新能源出现后 , 不少汽车都进行了转型的打算 , 只有宝马依旧一副不确定再看看 。 结果看着看着 , 人家都大卖了 , 还是没有来得及下场 。
值得一提的是 , 价格战中没有赢家 , 小米、蔚来等其他汽车 , 都是处于卖出去就亏损的状态 。
一辆车亏损数额几万是有的 , 可无奈大家都在内卷 , 不内卷更加存活费劲 , 困局并没有结束 , 至于接下来如何突破 , 全看怎么经营 。
信息来源:
东方财富网:《宝马7月退出“价格战” 8月在华销量暴跌 9月重返“价格战”》
新浪热点:《宝马车重返价格战?i7打头阵 , 最高降价55.5万元》
新浪财经:《利润大跌10%降价丢品牌不降没销量》
电车公社:《一台车狂降50万!高调降价的宝马 , 被谁坑惨了?》
- 亲民的中大型SUV,619马力4.9秒破百,起步才17万多,看啥唐DM?
- 奔驰GLA:价格“跌冒烟了”!从30万跌至17万,2.0T+四驱动力一绝
- 长安上硬菜!新款SUV配两套智驾系统,轴距2900mm,售价不到17万
- 价格雪崩,最高狂降13万元,抄底二线豪华车值不值?
- 奔驰SUV降至17万多,2点0T加9AT四驱
- 2.5L强混双擎,全时四驱的日系越野!纯进口,国内现款卖17万
- 日产大促!20万级SUV狂降至6万起,2.0L+多连杆后悬同级少有
- 想买17万左右中型SUV,绕不开这三款
- 落地价不到17万,你能买到的3款空间大、性能强,性价比高的SUV
- 从33万降到17万,沦为“价格屠夫”!和宝马3系相比,谁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