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 文 | 德译本《红楼梦》的前世今生(11)
束之高阁的译本终获出版,本是件皆大欢喜的事。不想,两位译者竟因译本闹得颇不愉快,甚至打起了笔墨官司。吴漠汀读了史华慈的译稿后,提出了不少修订意见,而后者则坚持不做改动,要求按原样付印。然而史华慈却发现最终版本仍然做了不少修改,并未征得其本人的许可。其中有一处是他绝不能容忍的,即书名的翻译。他认为德译本的标题应当是Die Geschichte vom Stein(石头记),Der Traum der Roten Kammer(红楼梦)只能以副标题的形式出现。而吴漠汀却执意采用通行的《红楼梦》作为书名,却将正常的形容词roten(红)以大写开头Roten。在史华慈看来这又是一个硬伤,因为按照德语的语法规则,大写则意味着“专名”,即成为某个具体房间的称谓。此外,他还认为约定俗成的德文译名本身也有问题。此外,吴漠汀声称新译本的工作底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红楼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整理),其本身是“以120回庚辰本为底本……是目前最通用的一部版本”。而史华慈却郑重声明,他主要依据的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部分章节采用了《红楼梦八十回校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翻译家和出版家(兼合作者)之间公开“抬杠”,此种状况实不多见。不过吴漠汀本人却对自己出版的全译本自信满满,对把后40回“有史以来第一次……完整地译成了德语”颇为自得。 然而该译本出版后,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反响,期间虽曾再版过一次,仍不及库恩译本销量的零头。汉学家顾彬一针见血地指出,“阻止史华慈漂亮的《红楼梦》新译本成功的主要障碍”是“这家出版社多少有些小……对普通的德国读书界而言,出版社的名字,出版家的名字,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出版家太不同凡响,你可以放心地闭着眼睛买他们出的书。但是,大多数小出版社在性质上就大不相同了。大家踌躇于买他们的产品,即便东西是真好!”顾彬在夸赞史华慈译本之“漂亮”“真好”的时候,却故意忽略了吴漠汀的译文,这点颇耐人寻味。
- ??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将来??前世??今生??来世,太绝
- 二维码的前世今生
- 故宫养心殿正式启动大修!它有怎样的“前世今生”
- 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将来;前世,今生,来世…
- 非洲猪瘟的前世今生:历经百年仍是“绝症”
- 87版《红楼梦》作曲者忆创作经历:主题曲创作一年多
- 心理学:凭直觉选一把你心仪的钥匙,测出你前世内心最大的秘密
- “地图文化之旅”亮相上海书展 梳理城市经脉的前世今生
- 授人以渔还是授人以鱼——基建投资的前世今生
- 电影《红楼梦》在香河第一城正式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