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 文 | 德译本《红楼梦》的前世今生( 四 )

      之后半个多世纪,除了个别学者的零星介绍外,对这部中国伟大小说的翻译陷入停顿。直到1928年,在卫礼贤(Richard Wilhelm)主编的刊物《中国学报》(Sinica)上陆续刊载了几篇《红楼梦》的摘译,编译者署名丁文渊(W.Y.Ting),主要涉及原书的第二十一、二十二回的情节。1932年,在同一本刊物上发表了库恩(Franz Kuhn)节译的第十七回元春省亲一段。

      说到此,不得不提一提卫礼贤这个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关键人物。他早年来华传教,之后迷恋上了中国古代文化,翻译了《论语》《孟子》《道德经》《列子》《庄子》《易经》《吕氏春秋》等中国经典,其译本至今畅销不衰。回到德国后,他创立了中国学社,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机构。其创办的《中国学报》上除了论文外,还刊载了不少译文,对中国文学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红楼梦》的翻译,但在其1926年出版的著作《中国文学》中,卫礼贤对《红楼梦》作了比较深刻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对当时中国的新学研究是颇为熟稔的。